母女同心,感恩回饋!

 

  看到兩個女兒都參加了協會活動製作口袋包,我欣然加入。我與女兒都不在同一班。所以第一天上課心跳的好厲害帶動手也抖~抖~的,在縫上口金前要做定位,位置的拿捏對我來說是一項挑戰,花了許久的時間做調整怕定錯位,熊頭會歪的太離譜或者頭與下巴方向顛倒,開口處兩邊縫口也會太大或太小都是不行的。定位後,都會徵詢女兒的看法有沒有定錯位置?最後的步驟要縫上眼睛,眼睛也要定位,整個熊臉不會看起來太怪異,才完成作品。

這次的活動不只學會勾口袋包,更勾出了我與女兒許多的話題,陪我的時間,還特別約定一起去麥當勞研究口袋包的製作過程細節,聊著上課時情形,發生的趣聞,生活大小事。(楊鴻蘭)

 

  我一開始學習時,遇到非常大的難題,就是我的手眼不協調。第一堂課簡直是我的災難,還好老師一眼就看出我們的手法生疏,特別為了我們準備作業,讓我在家裡邊練習邊熟悉勾針。隨著上課次數越來越多,技巧越來越熟練,也完全沒有了第一堂課手眼不協調的困擾,變得非常順手。


  這個活動,我和媽媽跟妹妹都一同參與。我們在課堂學編織後,常一起討論編織的問題,讓我們的交流變得更主動更頻繁。我們有時候也會約好一個假日,大家一起去麥當勞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,開始慢慢地編織,有問題就互相詢問。我很高興我能跟媽媽妹妹一同參與手作活動,既能提升自己手作技術,還能跟媽媽妹妹有相同的話題討論,真是一舉兩得!(黃詩婷)

 

  我會參加這次的活動是因為媽媽和姐姐都有參加,而且我對這個東西也有興趣,剛開始的時候,我做的口袋包跟蝦餅一樣,而且小小的,後來經過不段的改良和練習,才越來越平,變得很好看,看著我做出來的完成品很有成就感。每個星期六去麥當勞織作品,讓我更好專注的完成口袋包。(黃羽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