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通力合作,幸福料理奪冠!
陳雅蕾
收到家扶邀約我們家參加料理比賽的通知時,我正確診在家隔離,且隔天就要繳交料理主題內容的初稿。初稿內容要有一個能勾起回憶的主題食物,還要附上食物製作及工作分配的照片。當時,我和女兒都確診,哪也不能去;而外婆上班,兒子上課。想到這兒,幾乎要打消念頭。
不知怎地,全身似乎有一股勁,帶著我去翻找照片。突然意識到,之前協會舉辦過「親子看照片說故事」,一家人翻看照片的景象。夜市的小米甜甜圈,勾起了回憶。在協會多年的心得文稿歷練,腦海裡立即有了想像,故事情節慢慢浮現。
接著想到之前參加協會的「邀請阿公阿嬤歡樂用餐」,帶著兩個孩子在家製作豐富的料理,請阿嬤用餐的情景。和孩子一起討論菜色,分配工作。意外發現哥哥的拿手菜是雞蛋,還能為每個家人客製化,妹妹小小年紀,卻很會洗菜。這時,心裡開始有了譜!
當天晚上,哥哥放學回家,我就邀他及妹妹一起來回想夜市香甜軟Q又美味的小米甜甜圈。然後,喚醒他們一起料理請阿嬤吃飯的記憶。話題又轉到:自己接受協會的鼓勵,開了課程教大家製作水果奶酪,他們倆摻和的情景。還有接受協會的水果奶酪訂單,兄妹一起幫忙的記憶。
這一番分享,帶動了兩小的興趣。一家人開始交頭接耳,分配工作。有一年,因疫情嚴重,我停班孩子停課,帶著孩子玩麵粉,留下美好的回憶;意外地又派上用場,孩子一起製作甜甜圈已不陌生。經過我的鼓勵與引導,一家人竟然在短短的時間內,完成了初稿。興奮的是,有約三百個家庭參加,我們得了第三名,前五名在6天後,參加決賽。
決賽當天,兄妹全程3小時都站著全力以赴,沒人喊累。哥哥展現出專業的姿態,攪拌麵粉、過篩、油炸,就像標準的大廚;可愛的妹妹塑形甜甜圈及翻糖擺飾,將甜甜圈加上眼睛、舌頭,變成俏麗搞怪的作品;我負責協助及備料。我們的默契超好,沒有人有空無聊。時間快到了,我開始亂慌慌,手腳不聽使喚。好在哥哥炸完甜甜圈趕來幫忙,用數根魷魚絲綁在餅乾棒上,變成巫婆的掃把,超符合萬聖節主題。那時,我才發現哥哥的手那麼靈巧。成品上交後,妹妹嘴角微微上揚,滿足的幫忙收拾餐具,哥哥露出自在的表情拿抹布擦桌子。整個過程,好像比我生小孩還緊張,卻好有成就感。
我們的努力,評審看見了,勇奪家扶幸福料理親子賽第一名。和孩子一起奪冠歡呼後,我們終於可以放下爆肝的心,好好睡一下。沒想到,主辦單位還要舉行記者會,而且現場還要再做一次甜甜圈。哥哥驚訝地說:「還來,我不想天天吃甜甜圈。」我苦笑說:「我也沒辦法。」妹妹還傻嫩嫩的問:「什麼是記者會?」我跟孩子有社交恐慌障礙,拿到麥可風就會手腳抖到不行,心臟快跳出來。要面對這麼多的攝影機、評審、觀眾,還是會很不自在。好在協會曾提供機會,讓我站上舞台訓練膽子。
一家人動員起來,歷程退縮、嘗試,分享討論,化為實際行動後奪冠,想來不可思議。小小年紀的兩個兒女,不只沒有倦怠、抱怨,甚至興致高昂、神采奕奕!哇!我的內心無比喜悅,我的孩子長大了,孩子身上展現出自信的表情及幸福的笑容!心裡不由自主地想著,難道我們家,在不知不覺中,不只從協會獲得釣竿,還紮下了釣魚的基本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