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疫期間的情感能量

陶家艷

大陸家人的情感激盪

當媽媽得知台灣疫情嚴峻之後,每天中午12點半守在電視機前關心台灣的疫情。為了讓媽媽放心,我還承諾每周打一次電話,向她報告台灣的狀況。過去與弟弟甚少聯絡,當他在網路上了解台灣的疫情時,要我趕快帶小孩回大陸打疫苗。姐姐得知台灣每天三、四百人染疫時,時不時提醒我口罩要買醫用的,沒事減少出門。

 

正沉浸在家鄉飽滿的正能量時,卻傳來大陸爸媽車禍的消息。爸爸手臂縫了7針,媽媽腿腫的厲害,醫生安排住院檢查及治療。姐姐住的較近,請了7天假在醫院照顧。其實三天前,大兒子突然發高燒,住院後高燒不退。雖然很想回大陸探望,心裡卻多了一層顧慮。大兒子平安出院後,前後問了兩邊的家人,實在拿不定主意。最後媽媽說:如果你不是帶全家人來大陸打疫苗,只是回來看看我,那就不用回來了。此時,才下定決心不回大陸了。姐姐聽了之後說:我會聯絡在鄭州的弟弟,讓他回來一起照顧,再不濟也可以請大姑媽幫忙照顧。

 

因為疫情,領受到大陸家人接二連三、持續不斷地關懷。即使父母出車禍,也因此連結起一家人的心。原來若即若離的關係,變得心連心了。在諸多不便的日子,感受到家鄉傳來滿滿的暖意。


台灣家人的情感連結

防疫期間兩個孩子都須在家線上學習,小兒子小五,須父母陪伴。爸爸負責下午,我負責上午。還好協會提供上午兩個半天公休,加上原有的休假天數,讓我能安心地陪孩子。

 

孩子看到我有興趣跟他們一起上課,都問我對哪些課有興趣。然後會事先告訴我,以便我們一起上課。上完課,還會一起分享,例如那個老師講的好。沒想到,我在協會練就的電腦基本功,竟也派上用場。教兒子把完成的功課email給老師,協助他們調格式,運用不同的字體。沒有一起上課時,就利用這段時間閱讀。

 

配合防疫時,大兒子突然發高燒住院。因無法即時退燒,醫院不斷嘗試尋找原因。此期間,因爸爸打過疫苗,就由他在醫院陪伴,我則全天請假在家陪小兒子。小兒子善於察言觀色,沒幾天就看出我的擔憂,主動提議要我教他煮飯。他還要求我,在旁邊指揮就好,不要幫他。雖然前後花了一小時,卻讓我有機會看到孩子用心專注的神情,並領受到一步一步帶著孩子煮飯的奇特感覺。時間慢而長,卻有滿滿的正能量。

 

在這特別的日子,吃到小兒子第一次煮出來的飯菜,獨特而感動,同時拍給在醫院的哥哥及爸爸分享。爸爸頗感意外,還說也要吃,孩子順勢端起蕃茄炒蛋,作勢要給爸爸吃。大兒子的高燒,連結了一家人的情感。

 

大兒子出院後,爸爸問兩個孩子要不要賺零用錢,都很樂意。爸爸就將原來做的代工,分配給三個人一起做。小兒子做的快又準,比上課時用心專注、姿勢端正。大兒子一開始動作較慢,但日有長進。父子三人的合作,愈來愈好。合作無間努力工作的景象,真是讓我感動。

 

  父子有了這樣的默契,爸爸更主動帶著兩個孩子做家事。一家人也開始一起聊天,一起玩遊戲。兒子不能出門的不適應,也消失無蹤。一切的變化,一再地讓我意外又欣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