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的兩股互動力道!
黃詩婷(28歲)
小時跟爸爸的互動少,爸爸也不愛說話。久而久之,我與弟妹三人,和爸爸的關係疏遠而陌生,相聚在一起時,總感覺氣氛既冷清又尷尬。
自從107年媽媽開始參加協會的「定期聚會」後,這份疏遠感漸漸的融化了。一開始,我感覺參加聚會後的媽媽很陌生,不像是平常的媽媽。後來才知道,媽媽正為了改善家庭的關係而努力。媽媽從定期聚會上,學習家人間的正向互動,開始一步步自我嘗試和調整。隨著媽媽在家中的潤滑,孩子與爸爸的關係及家庭的氣氛也越來越和諧。聚在一起時,也不再感覺到尷尬。
在與經理一對一的諸次對談中,經理曾告訴我:你的心中總有一把尺,隨時去衡量對方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。這把尺會讓自己不開心,也有可能會讓對方也不開心。當你把尺放下後,你的世界會開朗許多。一開始調整時,真的很不習慣,內心時常左右矛盾。好在最後沒有放棄,我開始放得下對別人的要求,心情漸漸隨之開朗。才發覺,真正讓自己不開心的人,其實是自己。
我與妹妹的關係一直都很客氣,不像一般的親姊妹。在自我調整的期間,我主動邀約妹妹,在暑假期間,以妹妹為主,與妹妹單獨出遊。妹妹一開始不太習慣,還是對我很客氣。多去了幾趟後,妹妹漸漸的願意對我說心裡話,我們的感情也變得親密。有次,跟妹妹聊天中,我開玩笑的說:我應該跟一般的姐姐不一樣吧!沒想到妹妹竟然回應:對啊!所以很多事情我才願意跟你說。聽到的當下,之前的辛苦一瞬間煙消雲散,真的非常受用。
爸爸身體一直不太好,不願意出門,連全家一起外出吃飯也不願意,常要求媽媽外帶回家。108年9月1日我跟熊品超都是弱勢第二代,一起到協會上半天班。協會特別邀請雙方父母及家人餐敘,感謝父母願意將孩子交給協會。沒想到雙方父母都出席,爸爸的赴約讓我意外。之後,協會又針對5個共同主持人家庭,提供親子的一對一約會。爸爸竟然,一一分別約了三個孩子餐敘。有次,協會舉辦了「爸媽的特別約會」,我替爸爸媽媽規劃約會的行程。還特別用心的在卡片裡,夾上兩人的蜜月照。因為有了這個活動,爸媽之間的關係開始發生變化。之後的日子,爸爸跟媽媽常常會約會。更厲害的是,兩人坐著摩托車,從台北騎到高雄,聽起來真是浪漫。
去年媽媽因為公司生意不好,被迫離職。媽媽一直都是家中梁柱,一時間,家裡沒了主心骨。爸爸第一時間站出來,開始找工作,還將賺來的錢上繳給媽媽。這舉動,簡直把我們三個小孩嚇死,以為天要塌了。妹妹驚魂未定,不斷問我:「這真是我們的爸爸嗎?怎麼差這麼多,老媽把老爸調教得太好了吧!」
媽媽從參加協會的活動後,開始努力自我調整,並扮演潤滑劑,融合孩子和爸爸之間的關係;我漸漸地放下了對他人的要求,心情隨之開朗;與妹妹的關係,變得更加緊密。爸爸開始出門,與孩子的互動增加;甚至在媽媽失去工作時獨挑大樑。這一連串好的變化,深深軟化我的心。除了感謝協會的促動,更欣見媽媽的帶動及爸爸的適時配合。相信在新的一年,我們家可以在協會的持續滋養下,變得更加成長茁壯。媽媽和我,是我們家的兩股互動力道!
媽媽的話:看完後,淚流滿面。回想幾年前,家裡的氣氛是相敬如冰;遇事,用爭吵、怒吼處理。為了家庭更好,努力進行與以往不同的調整。在協會的聚會中,學習更多良好的家庭互動。有此支撐,讓我不畏懼、不放棄,改善家庭不良狀況。現在家裡氣氛漸緩,遇事不再爭吵、怒吼。欣見女兒對妹妹的用心,很開心她看到媽媽的努力及爸爸的配合。
爸爸的話:其實我早早就在改變了!人到了一個年紀,看的通透了,自然有改變的動力。看到女兒的用心生活及對家人的關心、觀察,既欣慰又有一分爸爸的驕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