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親的悲痛無助,彰顯孩子的底蘊!
吳彩禎
我的母親,今年3月因腦溢血昏迷,需要動開顱手術。大哥來電請我趕緊到醫院,當時,我整個人嚇傻了。六神無主,接著破啼大哭。大兒子威盛聞聲而至,拍著我的肩膀說,阿嬤會化險為夷度過難關。提醒我先訂高鐵,他陪我一起南下。顫抖的雙手不聽使喚,兒子接起我的手機,順利完成訂票。有了兒子的支撑,情緒漸趨穩定。
到了高雄直奔醫院,目睹滿身插管的母親,我心痛欲絕,哽咽哭泣淚流滿面。兒子穿著防護衣輕柔的跟我說,先去外面等。接著說:我想跟阿嬤說說話。你一直哭,阿嬤會更難過。你看,阿嬤眼淚都流下來。媽咪先出去吧!就這樣,我腦袋空空的走出加護病房。在椅子上,傻坐了半個小時。
兒子出來後跟我並排坐著,說阿嬤都聽得到他說話。阿嬤身體不能動沒關係,我讓阿嬤的意念跟著指令走全身。在高雄這段期間,我兒子每天來陪阿嬤半小時。他說:意念運動可以活化腦細胞,仿佛全身運動。以前太極選手受傷時,教練讓選手在旁邊用意念跟著做。看起來沒在動,卻已經用意念帶動全身。等痊癒後,能自在支配身體。阿嬤現在每天躺著,讓她腦袋動一動,是很好的復健。
經過威盛不斷嘀嘀嘟嘟:在身邊時,一字一句慢慢引導阿嬤意念走全身。在北部時,也會電話搖控阿嬤運動。果然,黃天不負苦心人,阿嬤真的在半個月後醒過來了,而且意識漸漸的清醒。一個月後,手腳能移動,拔管後也慢慢的能說話了。雖然對話七七八八的,卻能叫上我們的名字,體力精神都跳躍式的進步。轉到普通病房時,威盛主動幫忙照顧阿嬤;還錄製了弟弟妹妹幫阿嬤打氣的視頻,播放給阿嬤看。媽媽病況,逐一好轉。
大兒子從一開始安撫了我的六神無主,打理順當地護送我到高雄直奔媽的病房。即時輕柔堅定地支開我的心痛欲絕,替代我跟他阿嬤說話。發揮他的武學基底,牽引阿嬤的意念,帶動靜躺的全身。把握每一個可以跟阿嬤對話的機會,持續嘀嘀嘟嘟地喚醒阿嬤的全身細胞。
這段期間,威盛的表現讓我訝異。他用意念引導阿嬤,讓我想起威盛讀體大的歲月。初入體大競技太極組,即表現出色。參賽總能得獎,卻引發學長姐霸凌。休學後,持續不得志。時日越久,越鬱悶。之後,喜愛上摩托車的速度感及當下的專注享受,引發之後一連串的車禍。從被霸凌到車禍不斷,我所有的心力幾乎都被他佔滿了。我的憂心日增,這麼好的孩子,怎麼變成這樣。往事歷歷,此刻的心情強烈,這孩子正呈現另一個樣貌,衝散積累的陰霾。
原本讓我長期憂心的孩子,在母親的大事裡,透過我的六神無主,展現強大的能量。威盛的冷靜沉著帶給我安定。牽引阿嬤的堅定持恆,以及信心篤定的樣子,感動了我。跟大舅、二舅研商,如何幫助阿嬤清醒過來,處處顯現沉穩有見地,我心傲然!母親的悲痛無助,彰顯孩子的底蘊!
兒子威盛的話:從來沒看過,一向堅強的母親,會有驚慌失措的時候。我不知道,我能做什麼?當下,抱著信念,如果阿嬤能好起來,媽媽應該就不傷心難過。所以將我所學用出來,落實康復計劃,並等待奇蹟出現。結果,阿嬤不負眾望,清醒過來。媽媽和舅舅們都很高興,我仍然每天給阿嬤復健,阿嬤也越來越好。從今以後,我要成為媽媽的依靠,為她擋風遮雨。
把我像孫女一樣,抱在懷裡!
陳鈞怡(小三)
去年暑假,參加肯愛協會「愛心志工服務養老院活動」。一開始,志工老師先教我們如何照顧老人家。接著,有很多老人進來啦!經過分配,我認識了九十三歲的金花阿嬤。
剛見面,我們只是大眼看小眼,不知道要做什麼?還好,阿嬤很親切、隨和!漸漸的,我們越來越了解彼此,還變成好朋友了呢!看到金花阿嬤開心的笑容,幸福的模樣,我開始熱情為阿嬤做臉部按摩。她嚇一跳說,我的手怎麼那麼巧。說著說著,我們玩起了台語歌小遊戲。這時,她把我像孫女一樣抱在懷裡,吻了我一下,我深深的感動到了。阿嬤平時那麼寂寞,都一個人生活。我告訴她:「我會再來看您的!」(引自「讓我感動的事」活動之心得文稿)
媽媽立潔的話:孩子自己的阿嬤中風一直臥病在床,沒有機會感受身體上的親情互動。藉著志工 活動,讓孩子直接與老人互動,讓她體會感受,人老了是什麼樣態。希望媽媽老的時候,她不要感到難受,還有一個叫老人院的地方可以安頓媽媽。當你的媽媽,開心享受。孩子,你就盡量的飛吧!祝妳幸福!
女兒鈞怡的話:金花阿嬤的笑容,還停留在我的記憶裡。阿嬤親我的那一下,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。不能再去探望金花阿嬤,我一直覺得很遺憾…
阿祖變星星,每天都想阿祖!
張紫樓口述,媽媽整理
阿祖(曾祖母)是我最好的朋友,我最喜歡阿祖了!每次阿祖來住阿嬤家時,她都會跟我玩辦家家酒。我是廚師,阿祖是客人。我都會問阿祖,要吃什麼?喝什麼?我都會煮給她吃。每次,她吃完都會跟我說:好好吃喔!多少錢?
有一天,阿祖突然聽到大舅公到天上當星星了,然後阿祖記憶衰退了。她不太認得我了,我好難過、好傷心喔!有一天,她被送到醫院。我去看她,她不再跟我玩,跟我笑了,她不記得我了。過了幾天,聽阿嬤說:阿祖跟大舅公一樣,到天上當星星了。她會每天看著你呦!
我現在,還是會每天想阿祖!(引自父母暨家族生命故事)
三代同堂運輸線!
洪苡真
阿公在農舍屋頂上,種了很多絲瓜。阿公爬上屋頂摘絲瓜時,阿嬤則扶好梯子。一上一下聊著天,和樂融融。我和孩子靜靜地觀賞兩人的互動。阿公在屋頂上又坐又蹲的交互前行,然後把摘到的絲瓜丟下來叫阿嬤接。阿嬤有時會失手接不到,阿公就會虧阿嬤一下。
絲瓜的數量越摘越多,孫子們紛紛跑回家去牽腳踏車來搬運。阿公傳給阿嬤,阿嬤再傳給孫子跟我,無形中成了一條三代同堂的運輸線。沒想到這麼普通的絲瓜,成就了阿公阿嬤的絲瓜情絲,還形成了三代同堂的運輸線。(引自「生命力道」徵文活動)
兒子葳宸的話:有一顆絲瓜掉下來,被腳踏車碾過。我問阿嬤;這還要嗎?阿嬤發揮客家
(8歲/高一) 節儉精神說:還要。被腳踏車輾過的絲瓜還蠻好吃的,很開心。
阿嬤的話:鄉下地大,哪裡都能種菜。絲瓜種在地上,它會往上攀爬,剛好長上屋頂了。
媽媽苡真的話:原來絲瓜是會往上攀爬的,難怪會長在屋頂。阿嬤是種菜達人,一講完,她又興
奮的帶我去看她種的蒲瓜,是長在地上的一整片呦!
和阿嬤的距離,又更近了!
張沐妃
一大早,我們三個小孩,一同與媽媽去市場採買。回家後,媽媽叫我們先把白木耳泡水;原來它會膨脹增大,使份量變很多。剝去蒜頭外的皮,剝很多蒜粒作為茄苳雞的配料。接著,還有高麗菜、木耳等清洗任務。在備料期間,不知情的阿嬤曾走入廚房,幸好並未多問。
在媽媽烹調的時候,我趁機做一張送給阿嬤的卡片。不用任何複雜的圖案,一顆大愛心即可,再由我們三人寫下感謝的話。弟弟利用空檔,練習陶笛。至於要演奏哪首,還裝神祕地不告訴我。他只希望,阿嬤可以有驚訝、驚喜,甚至驚嚇的表現。
傍晚時分,阿嬤通常會騎腳踏車,去河堤吹晚風。我們就趁這時,把佳餚上桌。有高麗菜飯、茄苳雞、虱目魚湯、木耳蓮子湯,和鹹蛋苦瓜與滷大腸。隨後爸爸下班回家,驚嘆這一桌的好菜。終於主角登場!阿嬤一回家打開門的同時,由我和姊姊擔任服務生,引領阿嬤到位置上。說明今晚的活動,並一一介紹阿嬤曾說過想吃的菜餚。阿嬤從一臉懵樣,變成一臉歡笑。弟弟接著出場,跟阿嬤說:「阿嬤,我要用陶笛為您演奏一首歌!」在被掌聲淹沒前,有力的旋律飄揚出來。弟弟準備的是小白花曲目,奏出溫柔的樂聲,增添歡樂氣氛。在歡聲中,送出我們的愛心卡片。阿嬤滿臉的笑容,不斷地說:我都不知道,你們默默地準備這麼多!阿嬤一直和我們說謝謝,其實我們很少對阿嬤付出。印象中,都是阿嬤買東西給我們吃、讓我們用,應該是我們和阿嬤說聲謝謝的才是。如今被阿嬤道謝,還真有點不適應,所以我就大聲的跟阿嬤說:「三八啦,免謝,您歡喜就好!」看來,這份用心是成功了!
開動後,阿嬤的細細品嚐,與弟弟的狼吞虎嚥成反比。吃到茄苳雞時,阿嬤說,之前吃這道料理,是在雲林老家。她並不會煮,是由姨嬤煮的,至今仍舊很懷念這個味道。我們做出她思思念念的茄苳雞,帶給阿嬤的不只是細細品嚐的滋味,更是一生的回憶。說來慶幸,在計畫時,我們為了這道菜和媽媽有一點小爭執。因為聽起來不怎麼可口,而且我們姊弟沒有吃過,更不要說是料理它了。所以,質疑媽媽為什麼要堅持做這道菜品。媽媽很有耐心的解釋,這道菜是南部的家常菜。阿嬤曾不經意的提起過,還滿臉流露出思鄉情懷。如今透過媽媽的巧手,成功復刻出阿嬤心中的茄苳雞,增添了計畫裡的溫馨。
大家費盡心思、絞盡腦汁,才完成此計畫。能看到阿嬤滿足的表情,除了鬆了一口氣外,更慶幸可以成功地帶給阿嬤一些特別的體驗及印記,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。經由這次的全心投入,成長了許多。特別感謝媽媽的包容,讓計畫得以安然進行。藉著協會的邀約,一家人和阿嬤的距離又更近了。
媽媽美綢的話:
料理當天,孩子久違的跟我去市場採買,陪我進廚房,這種互動是很難得可貴的。畢竟孩子平常都各忙事業、學業,很少過問菜餚是如何從無到有的!
經由這次協會的活動,除了可以增加和孩子們的互動,一家人跟婆婆的感情又更上一層樓了。在整個過程中,讓孩子體會到:一些很簡單的小心意與問候,可以帶給別人溫暖;在付出中,也能帶給自己喜悅。
今天,跟外婆擁有了美好回憶!
溫梓妤
今天是很興奮的一天,因為我們要提早和外婆約會嘍!
我要完成第一個任務:打給外婆說:「今天,我們要去吃牛排哦!」外婆聽了超驚訝的說:「怎麼是今天,不是7/25嗎?」我們全部大笑。外婆聽了我們的笑聲,就大概知道狀況了! 外婆笑著回應:你們想整我呀!
我們全部人到齊了,往新豐牛排館出發嘍!沿路我們一起找麥當勞,買蘋果派給外婆吃,這是她最愛的甜點。這是,計畫中的第二個任務。在路途上,元宏和梓暄唱了「甜蜜蜜」和「小星星」,外婆也一起合唱「甜蜜蜜」,氣氛充滿歡樂。媽媽問外婆,之前去花蓮好玩嗎?外婆說:「有烤乳豬、跳當地舞、穿原住民的服裝,跟住小木屋,好好玩哦。」梓暄說:也好想去哦!我跟媽媽說:我也好想吃烤乳豬哦!梓均說:我比較想住小木屋!外婆說:下次一定帶你們去哦!外婆在車上,還是一直懷念之前和我們看的電影「阿拉丁」。
到了餐廳,我們肚子都餓。我們先讓外婆點餐,外婆選了20oz的牛排。我和梓均點一份BBQ豬肋排,梓暄和元宏點一份起司熱狗通心麵和現打奇異果汁。等餐過程,元宏開始說笑話嘍!元宏說:「有一天,小明趁休息時間去買東西吃。他急急忙忙的跟老闆說,我要雞糞兩塊(其實他要說的是雞塊兩份)。」外婆聽了之後說:「這個人也太傻了吧,怎麼說成雞糞呢?」說完大笑起來。
我們渴望已久的牛排,終於到了。我們看了牛排的份量,每個人嘴巴張得超大,都快掉到桌上了,因為份量超大的。我們二話不說,就先開吃了。餐點陸續的上桌了,我們期待以久的奇異果汁也上桌了。我們有意要整外婆,每一個人喝了一口都說很甜。結果,外婆喝了一大口,臉整個扭曲了,大聲地說怎麼這麼酸啊。我們每一個人都哄堂大笑,笑到肚子都好痛。
在等甜點的過程中,原本要玩疊疊樂遊戲,但是餐廳太安靜了,所以我們不好意思玩。我們改問外婆說,最喜歡今天哪一道菜。外婆回說,還是牛排比較好吃。因為肉質很嫩,筋很少,汁很多,不會太乾。大姊和二姐喜歡的是,BBQ豬肋排。骨肉是分離的,肉很嫩,醬很入味,有淡淡的煙燻味。媽媽、元宏和梓暄,喜歡的是牛排。很容易入口,肉質非常嫩,也很多汁。甜點一上桌,我們讓外婆先吃。在吃的過程中,每一個人都跟外婆說了一句感謝的話。外婆含著眼淚對我們說:「你們要乖乖聽媽媽的話!愛你們哦!」
每一個人吃到肚子很撐,都帶著滿足加喜悅的心情,離開了這一間餐廳。接著去外婆家玩,聊了很多過往的事情。回家時,每一個人都跟外婆擁抱了一下,相約下一次還要來個小約會哦!今天,跟外婆擁有了美好的回憶。每一個人,都很期待下一次的約會!
(引用自「邀請阿公阿嬤歡樂用餐」心得文稿)
媽媽欣怡的話:很珍惜協會提供的機會,讓我跟孩子們和外婆共進晚餐!孩子都很用心地孝敬外婆,讓三代擁有美好的回憶!
妹妹梓暄的話:全家能夠和外婆一起歡樂用餐,讓我感到十分愉悅!很期待,全家能繼續和外婆增進感情!
弟弟元宏的話:很謝謝協會能給我機會跟媽媽還有阿婆一起吃飯,我很開心。現在,我們家的親子關係變得更好!
匯聚弱勢一二代心力,呈現出多樣貌新力道!
服務弱勢家庭20年,協助弱勢父母積累家庭的生命力道。本會對父母遭遇的困境及心理波折,有越來越多的領受。藉著孩子的陸續成長,我們開始著力於〈弱勢孩子的愛〉「第二代培力計畫」;連同長期推動的弱勢家庭生命力道計畫,進行家庭的雙軌協助。協助弱勢家庭,自行在家庭內營造出兩股的生命力道。
協會工作人員黃詩婷,來自弱勢家庭第二代,並已在協會服務超過4年。除之前負責愛心雙回饋禮的規劃與執行,以及各項愛心捐款的服務,現在又開始主導第二代經驗交流的分享會。去年年底,架設官網的平台通知本會不再提供服務,又值會址搬遷至原址不遠的和平西路一段150號9樓之5。多虧詩婷的積極投入,尋找到新的免費平台。適逢原官網免費提供建置服務的先生,已無法再提供服務,亦由詩婷擔起這樣的重任。不斷嘗試,不斷討論,不斷修正,終於有了新的面貌。邀請 您全家掃描本會訊上的QR Code,或鍵入「生命在我心」關鍵字搜尋,並期待 您全家的指教!
協會另一工作人員陶家艷,原是弱勢媽媽,在協會努力付出的歲月,已邁入第十年。除了原負責的捐款服務換由詩婷負責,她更加用心於弱勢會員家庭的經營。不因過往原生家庭因素的失學,停下求學的腳步。積極參與協會的各項活動,且不自限於文字的不足,珍惜每一次的活動心得書寫。配合親子雙軌的協助,帶頭閱讀fb已刊登的文稿,與弱勢媽媽一起分享閱讀心得。
本期特別安排了三代的互動體驗故事,篇篇有孩子、孫子的話語、文字,甚至行動。第一版有〈母親的悲痛無助,彰顯孩子的底蘊!〉,第二、三版有〈把我像孫女一樣,抱在懷裡!〉、〈阿祖變星星,每天都想阿祖!〉、〈三代同堂運輸線!〉、〈和阿嬤的距離,又更近了!〉,第四版有〈今天跟外婆擁有了美好回憶!〉
愛心雙回饋禮連兩期的心意是一樣的,同時呈現吳怡慧〈這就是手作的魅力!〉以及熊思涵母女的〈馬卡龍很可愛!〉、〈手作胸針真不錯!〉,邀 您全家一起分享「動手做的喜悅!」
黃詩婷最近建制的新官網,有七種愛心捐款方式供 您選擇。有愛心捐款榜,呈現「今年捐款實錄」及「愛心天使芳名錄」供 您查閱。首頁有「生命在我心的弱勢關懷」,表達本會的宗旨與任務。有「關於我們」,重點呈現歷年的活動。有今年及歷年的各項體驗活動,然後將弱勢家庭的6種互動體驗故事,透過文字與 您全家共享。同時,依序將《生命在我心》季刊,分別以圖文版及文字版展現 你眼前。期待 您全家的賞閱及回饋!
敬祝
闔府充滿愛的活力!
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社會關懷協會
理事長 侯惠隆 敬上
中華民國113年9月1日
P.S. 回饋禮版擊捐款單板請點擊圖文版閱覽